種類04
稀有金屬礦產
鈮、鉭、鋰、鈹
中國是世界上鈮、鉭、鋰、鈹等稀有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的一個國家。總保有儲量Nb2O5 388萬噸,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2位。
我國鈮礦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99處,分布于內蒙古、湖北等16個省(區),以內蒙古最多,占全國鈮儲量的72%;湖北次之,占24%。
鉭礦分布于13個省(區)的92個礦區,總保有儲量Ta2O58.4萬噸,居世界首位。從地區分布看,江西鉭礦最豐富,內蒙古、廣東次之,三省合計占全國鉭儲量72.5%。
鋰礦在九個省(區)有分布。已探明儲量的礦區43處,保有氯化鋰儲量1667萬噸,氧化鋰237萬噸,儲量居世界第3位。從省(區)看,以青海資源為最豐富,湖北、四川等省次之。
鈹礦在15個省(區) 有產出,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77處,總保有儲量BeO 23萬噸,以新疆、內蒙古鈹儲量最多,分別占全國的29.4%和27.8%;四川、云南次之,各占16%左右。
以江西宜春鈮鉭礦、內蒙古白云鄂博鈮鉭礦、新疆阿勒泰鈹、鋰-稀有礦、青海鋰礦為最重要。
礦床類型
鈮、鉭、鋰、鈹礦床類型有內主礦床、外生礦床、變質礦床和疊生礦床4類。內主礦床中主要與酸性巖類和堿性巖-碳酸巖有關,外生礦床中以第四紀鹽湖沉積型為主。
成礦時代
鈮、鉭、鋰、鈹礦床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形成,但以中生代和晚古生代為主。
鍶礦
中國鍶礦資源豐富。總保有儲量SrSO4 3290萬噸,居世界第2位。但鍶礦分布不廣,僅六個省(區)有鍶礦產出。已探明儲量的礦區13處,以青海為多,占全國鍶儲量48.3%;陜西、湖北、重慶次之。
礦床類型
鍶礦礦床類型主要有沉積型、沉積改造型和火山熱液型。
成礦時代
成礦時代以新生代為主,中生代次之。
種類05
稀土元素礦產
稀土是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鑭、鈰、鐠、釹、钷、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镥)15個元素和39號元素釔的總稱。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稀土王國"之稱,總保有儲量TR2O3約9000萬噸,居世界第1位。全國稀土礦探明儲量的礦區有60多處,分布于16個省(區),以內蒙古為最,占全國的95%,湖北、貴州、江西、廣東等省次之。
礦床類型
我國稀土礦產多與其他礦產共生,南方以重稀土為主,北方以輕稀土為主。
成礦時代
稀土礦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礦床形成,尤以中生代的燕山期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