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礦
中國鹽礦資源相當豐富,除海水中鹽資源外,礦鹽資源在全國17個省(區)都有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150處,總保有儲量NaCl 4075億噸,以青海省為最多,占全國的80%。
礦床類型
鹽礦可分巖鹽、現代湖鹽和地下鹵水鹽3種類型,以現代湖鹽為主,如柴達木盆地的現代鹽湖。
成礦時代
鹽礦形成時代主要為中、新生代。
耐火粘土
中國耐火粘土資源豐富。總保有儲量礦石21億噸。探明儲量的礦區有327處,分布于全國各地。以山西耐火粘土礦最多,占全國總儲量的27.9%;其次為河南、河北、內蒙古、湖北、吉林等省(區)。
礦床類型
按成因礦床可分沉積型(如山西太湖石、河北趙各莊、河南鞏縣、山東淄博耐火粘土礦等)和風化殘余型(如廣東飛天燕耐火粘土礦)兩大類型,以沉積型為主,儲量占95%以上。
成礦時代
耐火粘土主要成礦期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次之。
硼礦
中國硼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14個省(區)有硼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63處,總保有儲量居世界第五位,就省(區)而言,以遼寧硼礦最多,儲量占全國的57%。
礦床類型
硼礦類型以古元古代沉積變質型為主,如遼寧營口、寬甸等地的硼礦,是我國硼礦資源的主要來源;現代鹽湖沉積型硼礦也很重要,如青海和西藏的一些鹽湖硼礦。
石棉
中國石棉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15個省(區)有石棉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45處,總保有儲量礦物9061萬噸,居世界第3位。青海石棉礦最多,儲量占全國的64.3%。
礦床類型
我國石棉礦床的成因類型主要有超基性巖型和碳酸鹽巖型兩類,前者規模大,儲量占全國的93%。
成礦時代
石棉成礦時代有前寒武紀、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古生代成礦為最重要。
整理自:中國選礦技術網、中國非金屬網
【中國耐火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