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石成金"產業興
實際上,成都綜合所剛開始啟動此項目時,許多科研單位包括礦山企業并不看好。而在2011年該項目取得突破后,立即引起了中鋁重慶分公司乃至總部的高度重視,他們派人全程參與了該項目的后期試驗工作。
對中鋁重慶分公司來說,該項目的成功無疑是久旱逢甘霖。因原先的工藝成本太高而導致虧損,他們只能守著上億噸的中低品位鋁土礦而無所適從。所以,當他們得到該項目的初試結果后,激動不已,主動上門與成都綜合所溝通。就在記者采訪閆武時,該公司又主動打電話過來,邀請他到公司就鋁土礦的選礦工藝流程進行商談。
在今年9月份該所進行的擴大連續性試驗過程中,中鋁重慶分公司從取樣到試驗,全過程派人參加。試驗研究結果為:對鋁硅比為5左右的鋁土礦,精礦鋁硅比大于10、氧化鋁回收率80%~87%;對鋁硅比為4.5左右的鋁土礦,精礦鋁硅比大于9、氧化鋁回收率大于75%;對鋁硅比為3左右的鋁土礦,精礦鋁硅比大于7、氧化鋁回收率60%~73%;對鋁硅比為1.9的極低品位鋁土礦,精礦鋁硅比大于7、氧化鋁回收率大于60%;鋁精礦在不加任何絮凝劑的條件下,過濾快速,濾餅含水量低,解決了鋁精礦過濾難題。
"研究結果表明,重慶大部分低品位、難利用鋁土礦是可以通過"選礦-拜耳法"工藝得到經濟利用的。"閆武說,"試驗研制了高效浮選藥劑,使選礦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指標,完善了低品位鋁土礦利用工藝,達到了研究目標,為我國數億噸低品位鋁土礦經濟、高效利用奠定了技術基礎。我們下一步還要繼續優化藥劑配方,爭取早日實現工業化。"
既能高效利用中低品位鋁土礦,又經濟環保。這項成果的研發成功,為中鋁重慶分公司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正準備按照成都綜合所的這一成果上馬年產80萬噸氧化鋁的生產線。而對重慶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千億元鋁產業鏈"戰略部署來說,這更是個好消息,將從根本上解決重慶地區鋁土礦資源保障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項成果還可以輻射推廣到全國,有效盤活我國近3億噸的中低品位鋁土礦,對提高我國的鋁土礦資源保障能力、促進鋁工業健康持續發展、保證國家戰略安全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劉亞川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