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網】
近日,中國金屬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對中鋼洛耐院和東北大學、上海大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基于高溫荷電特性發現的浸入式水口防結瘤與鋼中大尺寸夾雜物去除新技術及其應用"科技成果進行了評價。本次評價委員會由來自高校、研究院、冶金行業的11位專家組成,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干勇院士任評價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科技大學毛新平院士任副主任委員。項目總負責人,寶武首席科學家、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紅霞和項目組織推進負責人,中鋼洛耐院總經理王剛參加會議。

評價委員會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審查了評價文件資料,經質詢、討論后形成評價意見:項目針對浸入式水口結瘤并導致大型夾雜物產生,嚴重影響連鑄效率和鋼的質量與性能的國際難題,聚焦鋼液中主要夾雜物Al₂O₃向浸入式水口壁面遷移的驅動力,基于物理學、電化學、缺陷化學、材料學、冶金學等多學科交叉開展系統研究,取得多項創新性突破。項目成果規模化應用于寶鋼、首鋼、南鋼等鋼廠系列汽車板鋼、軸承鋼等的生產,解決了制約鋼鐵高質高效生產中的水口結瘤、大尺寸夾雜物去除等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研究成果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價,是對中鋼洛耐科技創新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公司長期以來堅持科研創新、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激勵。中鋼洛耐將以此為契機,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緊密對接市場需求,精準設立科研課題,同步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中鋼洛耐高質量發展。
中鋼洛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