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耐材行業國際影響力不足
3.1龍頭企業不強
中國是耐火材料制造大國,2019年耐火材料產量2430.75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66%。全球耐材市場總容量3622.92億元,中國市場2069.3億元,中國占全球市場總容量的57.1%。國外耐火材料市場容量約200億歐元(1553.72億人民幣),世界前十位耐材企業占國外市場的70%以上。
中國耐火材料龍頭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實力近年來雖然有所增強,但我國耐火材料企業的世界知名度不高。球排名前10的耐火材料企業沒有中國企業。
在"世界耐火材料協會"22家會員中,中國的會員企業有7家,數量不少,但在國際市場中,中國企業還是一個配角,在世界耐協活動上的話語權也很低。2019年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濮耐股份、瑞泰科技和北京利爾,經營情況見表1。上述企業年度營業收入跨入100億的臺階仍需做出很大努力,但可喜的是,國內骨干耐材企業這些年的進步速度還是非常快的,他們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的愿望非常強烈。
表1國內排名前三的耐材企業營業收入
公司名稱
|
2019年營業收入/億元
|
2018年營業收入/億元
|
濮耐股份
|
41.40
|
38.88
|
瑞泰科技
|
39.00
|
37.86
|
北京利爾
|
37.42
|
31.97
|
3.2 與下游高溫工業不匹配
鋼鐵和建材行業是耐火材料下游應用市場的最重要領域,兩者占耐火材料消耗量的近90%。我國鋼鐵、水泥、玻璃等規模都居全球第一,且產量全球占比均達到50%以上,鋼鐵和水泥行業全球排名前十的企業都有中國企業。鋼鐵行業全球名排名第一為中國寶武,且前十名中有5家中國企業,見圖8。水泥行業全球名排名第一為中國建材,且前十名中有4家中國企業,見圖9。
耐火材料作為鋼鐵、水泥等高溫工業必不可或缺的支撐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我國鋼鐵和水泥行業已經走向世界,國際話語權較大,然而為鋼鐵、水泥等高溫工業保駕護航的耐火材料行業卻在國際上話語權很小,這與我國高溫工業在全球的地位極其不匹配,不利于我國高溫工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3.3國際化經營指數不高
2019年我國耐火原材料出口總量約600萬噸,但其中耐火制品出口量僅166.6萬噸,出口產品仍以資源類的耐火原料出口為主。耐火制品出口量占總產量比例為6.85%,見圖10。同時我國耐火材料企業到海外投資建廠的情況也不多,國際化經營方面濮耐股份走在國內耐材企業前列,但行業整體國際化水平依然不高。
奧鎂集團(RHI MAGNESITA)是2017年由全球排名第一的奧鎂公司(RHI) 和排名第三的巴西鎂業(Magnesita) 合并而成,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耐火材料集團。2019年收入29億歐元,在全球39個國家擁有10個原料基地,19處生產基地和70個銷售辦公室,它已經把國際化融入到企業經營的血液當中,是真正的國際化耐材龍頭企業。
據統計,世界前十名耐火材料企業占中國市場以外的70%以上份額,即中國要和全球排名前十以外的其他企業分享剩余國外市場的30%,這也說明了我國國際市場參與程度低,國際化經營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