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業整體水平不高
由于耐火材料行業企業數量眾多,且大多數規模較小,企業之間實力水平參差不齊,在市場中的表現差異性較大。近年來,耐火材料行業也形成了濮耐股份、瑞泰科技、北京利爾、海城后英、營口金龍、魯陽節能等實力水平不錯的龍頭企業,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企業的體量和綜合創新能力,與國外先進的同行相比,提升的空間很大。
2.1 企業管理水平較低
我國耐火材料企業管理水平落后。目前全行業僅有72條生產線通過了工信部規范生產線公告,不及全行業生產線總數的10%。大部分耐火材料企業還是采用粗放式管理,在生產和經營管理方面缺陷明顯,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應用較少,導致經營效率偏低;
2.2 科技投入太少
國內耐火材料行業研發投入比例較低,小企業不愿或者沒有能力在科技創新上投入,耐火材料技術進步緩慢研發投入不足降低了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也造成專業人才流失。科研投入分散造成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系統研究不充分,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提升受到限制。。"十三·五"期間2016年至2018年,全行業專利授權總數約491項,發明專利僅148項。受到國外專利技術封鎖,自身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偏少,產品國外市場競爭力弱。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應用速度慢,研發項目行業指向性不強,特別是在產品應用技術和產品現場服務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不足。
2.3 工藝裝備水平較低、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仍需提高
隨著先進裝備的推廣和應用,重點企業越來越看清裝備水平的重要性,近幾年,綠色發展、智能制造的發展理念逐步被行業接受,也有部分企業進入了實踐階段。但限于企業的規模、資金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的不足,導致耐火材料行業整體生產制造裝備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較低,耐火材料技術轉化和產品質量穩定性提高過程緩慢。
產品結構中低端產品占比仍較大,資源浪費嚴重。功能化產品這些年雖然進步較快,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與國外同行相比差距較大,仍需提高;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轉化速度慢,不能適應目前的市場需求。
2.4產品現場服務技術水平較低
產品現場服務技術是耐火材料行業的短板。目前行業產品現場服務技術嚴重制約了"以區域承包為特征"的服務模式水平的提升。全行業應用裝備領域的創新能力嚴重不足,鋼水控制技術、筑爐自動化技術、爐襯安全判斷技術等現場服務工藝和裝備技術差距大,在一些特殊細分產品門類中,與國外同行的差距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