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11月1日,《中國冶金報》記者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獲悉,經過10余年的探索實踐,該校陳延信教授團隊攻克低品質高硫鋁土礦中硫的脫出這一長期以來困擾我國氧化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難題,并實現高硫鋁土礦的經濟高效利用,在低品質鋁土礦焙燒提質理論與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該項目成果應用一年來,企業新增產值22.78億元,使長期沉寂的"呆礦"變為"金礦"。
9月份,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賈明星,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和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等7名行業專家對"低品質鋁土礦焙燒提質理論與技術"成果進行評價鑒定。專家組認為,該技術屬國際首創,是一項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為我國高硫鋁土礦高效高質利用和氧化鋁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傳統工藝中,高硫鋁土礦中的硫進入氧化鋁生產流程后,不僅會腐蝕鋼制設備并引起泄漏,而且會降低氧化鋁產量和品質,使生產能耗大幅上升。2012年,陳延信教授團隊開始進行高硫鋁土礦焙燒提質技術研發。經過大量基礎研究和小型試驗,該團隊提出"干法制粉-稀相流態化焙燒"工藝技術路線,并構建高硫鋁土礦稀相流態化焙燒中試系統,開發出高硫鋁土礦稀相懸浮焙燒提質工藝技術及成套裝備,對我國6個區域高硫鋁土礦開展評價試驗,均取得良好效果。
202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以單一技術來源方式總承包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遵義產業發展有限公司200萬噸/年高硫鋁土礦焙燒工程建設項目(該項目是世界上首條百萬噸級高硫鋁土礦脫硫大型工業化生產線)。2021年8月份,該生產線建成投產。"截至目前,該生產線運行穩定,平均喂料量達280噸/小時,硫化物型硫和有機碳脫除率超95%。該技術成果應用一年來,企業新增產值22.78億元,降低資源成本4億元。由于‘呆礦'資源得到有效利用,該企業‘糧袋子'鼓了,成為2022年貴州省唯一滿負荷生產的氧化鋁企業。"陳延信介紹。
據了解,鋁土礦是生產氧化鋁和鋁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為我國戰略性緊缺礦產資源。在我國貴州、河南和山西等地區,高硫鋁土礦資源量超過10億噸。該技術全面推廣應用后,可將這些原來無法利用的高硫高碳鋁土礦變成高品質資源,預期新增資源價值5000億元以上。(來源:中國金屬學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