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9月28號,由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鄭州慧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鄭州市耐火材料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調研座談會”在新密成功召開。鄭州市及新密、鞏義、登封等地工信部門有關領導、河南省耐材行業協會代表、鄭州地區主要耐材企業代表、鄭州大學、營口濮耐鎂質材料有限公司等方面有關領導、專家約5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
會議由鄭州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郜東輝主持。到會代表圍繞企業生產運行情況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等有關內容進行了座談交流。
郜局長就鄭州市耐火材料企業發展及產業政策進行了發言。他強調,耐火材料行業是鄭州市的優勢產業,發展趨勢總的向好,但集中度需進一步提高,運行質量及裝備智能化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企業間需要溝通交流,同行是朋友,大家一起交流好的工作思路和經驗,多提問題,多想辦法,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注重提質增效,充分利用創新手段培育企業生產的核心技術,加強工藝再造,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鼓勵耐材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將傳統耐材產業發展成為新材料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河南耐協、河南瑞泰、登封春勝、鞏義五耐、鄭州安耐克、鄭州華威、鄭州瑞泰、鞏義通達等到會代表,先后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發言。大家分析交流了目前鋼鐵、水泥、有色等市場形勢,歸結到有很多不確定性,提示各企業要引起重視,積極采取對策;同時分析了行業、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部分匯總摘要如下,供各企業參考:
鄭州安耐克呂迎軍講到:在這次搬遷過程中深刻認識到數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性。目前的技術創新是企業必須考慮的,需要加強重視。在市場形勢好的時候,都忙于生產,一些創新工作及升級改造無法進行。如從2017年后,耐材整體形勢良好,訂單多,改造無法保證,現在正是裝備提升的好機會,需要靜下心來自我提升,但各企業情況不一樣,要多向同行學習,和專業智能公司多交流,通過不同層面,把方案理清,工作要連續化,這樣能使在以后的生產中少走彎路。需考慮的問題:1、要充分認識到自動智能化給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動化水平越高企業越要注意,假如連續工藝過程中一處出現了問題,會導致全線停產,因此講,企業對應的管理水平要跟上。2、自動化等相關專業人員要提前培養,全面系統進行提升,學習系統知識,把好的辦法措施落地。3、新密城市學院,可擔負起培養自動化人員的責任。4、制定相關標準,省市有關部門,對耐火材料發展,需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鄭州華威公司鄭宏偉結合新密耐材發展的情況談到:從事耐材30多年,見證了新密耐材的發展歷程,在上世紀即2000年之前,新密耐材雖然為優勢產業,但沒有過硬的產品,當時的新密二耐、三耐等品牌企業現已不再存在;2005年以后,政府把該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扶持,環保及節能裝備不斷提升,出現了勃勃生機;其過程使我認識到:1、耐材企業要想生存,產品一定要過硬,關鍵裝備一定跟上。1990年,新密第一條高溫隧道窯在華威建成,采用了清潔能源、程序控制,調整了產品結構,提升了企業整體水平,才使后期鎂質復合材料出口日本,用于RH爐,有了一席之地。企業只有持續發力,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2、關于環保超低排放,企業上的較晚,也證明是對的。達標排放,要結合企業工藝具體情況和實際排放指標,靜心研究制定最佳方案,否則會走彎路。3、升級改造方面,專精特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產品有缺陷,除常規檢查外,還需從微觀結構進行分析判斷,認真查找問題,反饋并修改工藝逐步改進。4、自動智能數字化改造方面,一定要考慮耐火材料品種多、型號多、原料不穩定的現狀,多交流,多比較,制定切合實際的方案。5、與華為相比,耐材產業的研發投入少的多,應加大投入研發力度。
到會代表提出的建議還有:要進一步轉換觀念:企業間要加強合作,相互交流,抱團取暖,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才能有高質量發展的更好路徑;反對惡性競爭:主要同類品種的生產企業需要制定最低限價,有的企業不做,但參與投標競爭,把市場搞亂了,做企業要有底線;提高行業集中度: 需要出臺整體方案及政策,淘汰落后,也可成立一個企業發展資金的平臺,正面引導;外部環境:耐火材料不可或缺,相對用能很少,不把耐火材料列為雙高產業,整體性綠色生產標準要盡快建立,督促企業堅持綠色低碳生產;裝備智能數字化:緊密結合企業自身實際,長遠規劃,分部實施。全線的裝備智能數字化要考慮,但符合企業實際的短流程智能化也要研究實施;設備與工藝要深度融合:無人化成型等裝備需相互借鑒,行業內多交流,如機械智能專業要與材料工藝專業深度融合;技術創新: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發自內心并主動,研究小創新辦大事,爭取核心技術再造,這方面,山東、浙江等省份一些企業做得非常好,很值得我們虛心學習。
到會參加座談交流還有振東、萬力、豫興、通達、振中、建信、科信、中科、遠東、方信、光大、安彩、金河源等新密企業代表;竹林、天祥、宏宇、豐澤、順祥、富祥、紅星等鞏義企業代表;豫登、東華、熔料等登封企業代表;河南宏達等市區企業代表,新密市耐材協會等。
在“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報告交流階段,鄭州慧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宋方超副總經理、鄭州大學張軍博士、營口濮耐鎂質材料公司趙呈亮分別以“耐火材料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生產制造執行系統”、“營口濮耐鎂碳磚智能化生產線改造升級案例”為題,報告交流了有關情況,引起了到會單位的廣泛關注:
鄭州慧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定位以“耐火材料行業”為代表的工廠數字化升級改造,提供涵蓋多種產線智能化改造與模塊化產品的設計與實施服務、數字工廠集中管控與大數據治理等一站式智能化改造解決方案:整線解決方案:鎂鋁和鎂鐵、鎂碳、滑板磚、多孔格子磚等產品智能化產線,亦可根據需求和實際工藝定制個性化方案;模塊化功能單元:智能壓機碼垛、拆碼垛和檢測系統、平面調度系統、智能調度RGV、厚度尺寸在線檢測、層裂檢測外觀檢測設備等;信息化系統:全流程質量數字化管控平臺、信息識別、信息追溯、智能檢測、集中管控等系統;自動化應用:智能物流、智能倉儲、機器人系統集成等;工業互聯網應用:慧業mini MES系統、智能工業ERP系統部署實施、智能工業OA系統部署實施、制造執行系統MES等。
典型案例:營口濮耐公司鎂碳(一車間)項目,有15臺壓機等設備。該項目是整廠規劃和設計到實施開發整個流程,主要由:智能布料、壓機成型碼垛、半成品垛RGV物流、一線二線三線智能拆碼垛、木托盤智能調度、成品垛RGV智能平面調度、成品包裝、數據追蹤、控制和智能集中管控系統等組成。通過各系統間的協作完成鎂碳磚的碼垛、自動轉運、窯車上耐火磚的拆碼垛、木托盤的調度、自動包裝、數據追蹤等相關工作,整個生產過程中,實現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和制造裝備智能化,是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裝備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大幅度提升車間的智能化水平與生產效率。
營口濮耐鎂碳(二車間)項目:有 3臺液壓機等設備。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和設備,解決鎂碳磚在碼垛、轉運、拆垛、噴碼、碼垛、包裝等過程中人工參與過多的問題,降低了人工成本,可在線實現訂單信息的追蹤、記錄。整個產線主要由壓機碼垛系統、AGV轉運系統、拆垛噴碼系統、包裝線等組成。
營口濮耐采用方案后效果:改造后:人員由42人優化到8人;生產效率提高了22%。每個產品必檢,綜合能耗降低了15%,并且實行產品全流程追溯機制。干燥溫度240度到270度標記直接打到載體上。改造后的經驗體會:1、要根據自身產品特性、空間大小、工藝特點等確定方案,不可盲目照搬。2、大部分都可實現自動化,但不可能全部實現自動化。為降低成本,對于特異型等特定場合可以采用人機并行方案。3、方案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要對比,找出差距。4、對于非標產品,特異型產品風險較大,需要認真考慮。5、以自身發展實際,做到整體考慮,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短流程也可以在整體考慮范圍之內。
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