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3月24日晚間,濮耐股份(002225)發布2019年亮麗業績報告,1-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6.48%;實現歸屬母凈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13.88%。值得市場關注的是,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及凈利雙增長,是基于2018年公司營收及歸屬母凈利增長分別高達37.25%及915.79%這種高增長基數,實屬不易。
除了2019年喜人增長外,公司還在年報中披露了2020年的發展戰略,在具體經營指標上,公司計劃實現銷售收入49.79億元,歸母凈利潤3.76億元,較2019年實際完成同比增長20.27%及49.21%,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據公告,公司董事會和經營層立足行業宏觀形勢及產業環境,結合公司發展愿景,梳理明晰了公司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堅持耐火材料主業不動搖;三大事業部實現進一步資源整合和配置優化,助力企業高速發展;內涵型發展與外延型發展并舉,營業收入達到百億,進入世界耐材行業的前三名。戰略指導下公司堅定推行包括裝備自動化升級改造、創新驅動發展、產業價值鏈縱向整合、國際化發展等十二大舉措,全力保持公司技術領先、產品領先和市場領先,進一步增加公司的綜合實力,成為全國耐材行業產品配套齊全、覆蓋鋼鐵、建材、有色、石化等主要高溫領域的龍頭企業。
鋼鐵材料事業部:
報告期內,公司鋼鐵事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5.58億元,同比增長6.32%。
2019年國內鋼鐵行業運行總體保持平穩,但產量穩定增長的形勢下,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09億噸、9.96億噸、12.0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3%、8.3%、9.8%。公司國內銷售方面繼續通過整體承包項目拉動,銷售規模進一步增長;繼續調整客戶結構,深化與優質大客戶的戰略合作關系,退出低質低效客戶;按照更高標準開展風險防控工作,降低市場和資金風險;積極處理呆滯庫存,提高產品周轉和使用效率;針對虧損項目大力攻關,改進現場管理,降本增效工作進一步取得明顯成效。
海外銷售方面2019年面臨境外市場競爭加劇、國際市場鎂碳制品價格下行、中美貿易摩擦等諸多不利因素,通過加大老客戶挖潛、新市場開發等諸多措施來提高市場份額,傳統優勢產品和老客戶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一批新客戶進入擴大試驗或穩定供貨階段,印度、埃及、意大利、墨西哥、美國、伊拉克等市場銷售額穩定增長,對公司海外銷售收入增長形成重要支撐。
原材料事業部:
報告期內,公司原材料事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89億元,同比下降21.49%。
2019年鎂砂原料市場陸續進入價格下降通道,對此原材料事業部立即調整工作思路,降低鎂砂原料周轉庫存,積極與客戶協商采購價格調整事宜,保障公司生產運行需要,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產品方面華銀高材3萬噸板剛玉技改項目投產后,已在較短的時間內達產并實現公司板剛玉材料自給自足。青海濮耐年產3萬噸輕燒鎂項目和電熔鎂項目已穩定生產運行,所生產的輕燒氧化鎂已在耐火材料、鎂化工、醋酸纖維、玻璃等行業正常銷售,電熔氧化鎂產品應用于電爐、大型轉爐、VD鋼包、VOD鋼包、RH浸漬管及城市垃圾合并處理大型回轉窯等高端市場,使用效果優勢明顯。
同時青海濮耐將建成配套的鎂質材料研發中心,以便于持續進行鎂質原料的系統性、綜合性、專業性的生產應用研發。翔晨鎂業一期豎窯長期穩定生產,二期電熔鎂項目已于2019年11月份建成投產,目前生產穩定,所生產產品已開始在耐材行業和電工鎂氧化鎂行業推廣使用,三期套筒窯項目中窯本體施工已結束,配套及輔助設施正在進行安裝,計劃2020年6月建成投產。原材料板塊逐步形成礦山開采、選礦、燒成、電熔、市場應用開發和銷售的完整的產業鏈,服務于公司鋼鐵材料事業部、環保材料事業部和其它外部的耐材、鎂化工、纖維、玻璃、電工氧化鎂、阻燃劑、濕法冶金等行業客戶。
環保材料事業部:
報告期內,公司環保事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5.70億元,同比增長6.92%。
2019年水泥行業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能過剩矛盾得到明顯緩解,行業呈現“量價齊升”的表現,2019年全年水泥產量23.30億噸,同比增長6%。鄭州華威和鄭州匯特面對嚴格的環保政策和下游錯峰生產帶來的需求萎縮,本年度有效開拓了一批新客戶,貨款回收情況進一步好轉,并在技術和工藝上提高了部分產品的質量及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