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本報告簡單介紹了大馬聯合鋼鐵廠的現狀,重點闡述了高爐出鐵口、出鐵場、鐵水包、轉爐、鋼包、中間包等高溫裝備用耐材的配置及消耗情況。指出耐材整體承包對耐材企業不合理,耐材企業對鋼企服務能力的建設非常重要。
高爐(4600噸)的炮泥消耗率為0.905 kg/t•s。主溝設計的過短,溝幫的工作層尺寸遠低于國內同類型高爐鐵溝襯的厚度,造成工作層有效工作厚度減少,噸鐵材料消耗加大。鐵水包平均壽命≥1000次,下線鐵包耐材總消耗率為0.273 kg/t•s。
轉爐采用濺渣+轉爐大面料護爐,平均壽命226爐,設計壽命≥12000爐,年修時壽命9870爐。轉爐耐材實際總消耗率為0.883 kg/t•s。由于年修的安排,轉爐壽命低于設計壽命,造成轉爐本體耐材噸鋼消耗升高;出鋼口內口磚脫落是造成出鋼口壽命低的主要原因。
鋼包透氣磚壽命50爐,鋼包平均壽命146爐。鋼包本體耐材實際總消耗率2.113 kg/t•s。渣線磚壽命、工作層澆注料和透氣磚壽命不匹配,造成渣線材料、包壁材料未能“可盡使用”,噸鋼耐材消耗過大;因周轉需求造成鋼包維修過于簡單化,材料損失大。滑板孔徑配置不合理是目前影響滑板壽命的主要原因;水口清理干凈程度和鋼水放置時間是影響自流率的主要因素。
快換上水口是影響方坯中間包壽命的主要原因,上水口壽命的提高不僅僅受限于材料的性能,形狀設計的合理性也影響其壽命;拉速的均衡性是影響滑塊和浸入式水口消耗的主要因素;鋼水過熱度、錳含量和釩含量是目前影響中間包渣線侵蝕速率的主要因素。
鐵水產量持續提高,對炮泥和出鐵溝耐材提出更高要求;轉爐冶煉節奏加快,對轉爐護爐時間進行壓縮;品種多樣化,精煉比例加大,加劇對鋼包的侵蝕。通過優化各部分耐材配置方案,確保生產順行,降低耐材消耗。用后耐火材料綜合回收利用,強化用后耐材一次分揀到位;全流程梯級利用,再生循環利用率提升至60%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