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耐火材料網】
中國金屬學會第九屆第九次理事會暨第八次常務理事會議于2015年10月20日在上海召開。學會理事長干勇院士、常務副理事長王天義、副理事長徐樂江、劉玠、楊銳、張欣欣、沈文榮,秘書長趙沛和理事及理事代表142人參加了會議,超過理事總數2/3(九屆理事會現有理事204名),本次會議有效。會議由王天義主持。
干勇理事長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他通過有關統計數據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進展和面臨的經濟形勢,強調指出:當前,我國正處在重化工業轉型期,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中國鋼鐵行業應從兩個方面著手實現轉型發展。一方面,應該加強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在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大體系中,把原來分散的、小型化的、封閉的技術轉變成由龍頭企業牽頭,聯合高校、大企業和科研院所,搭建一個獨立的強大的技術創新體系的虛擬平臺,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大家攜手一起促進企業向智能制 造發展;另一方面,產能應真正從政府主導模式轉變為市場主導模式,市場化的兼并重組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階段。他期望用5-10年時間,鋼鐵行業能夠成功轉型升級。
針對學會工作,干勇理事長指出,中國金屬學會具有良好基礎,大家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體系。在新時期,中國金屬學會更好地發揮在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作用,進一步做好中國科協倡導的第三方科技評估、科技助力工作, 同時,學會要積極適應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加強行業科技信息的收集與集成,為行業發展服務。
徐樂江副理事長指出,當前鋼鐵行業已經到了關鍵的轉折點,行業的發展不能再依靠國家的政策刺激,應該借鑒國外鋼鐵行業成功轉型國家的先進經驗,實現我國鋼鐵工業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他以寶鋼為例,指出鋼鐵企業必須走智能制造、綠色發展之路,按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去走,這是唯一的出路。中國金屬學會應該在轉型的關鍵時期,在智能制造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考慮未來5-10年鋼鐵行業工程科技人員的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
劉玠副理事長認為,當前我們鋼鐵行業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大家應齊心協力,把鋼鐵業整體的工作做好。在大數據時代,學會應該為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方面做些工作,應該重視高精尖、小批量、國家急需的鋼鐵產品的生產。
沈文榮副理事長談到,當前行業到了最迷茫的時期,未來5-10年中國鋼鐵工業如何發展,產能應該保持多少,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另外,我國的鋼鐵工業在世界上所處的水平、我國的產品檔次與世界最好產品的差距以及與鋼鐵強國之間的差距要有研究,學會要能夠為政府提供數據,對行業發展作出評估。
趙沛秘書長作了題為:"不斷深化改革,提升學會服務能力,為我國鋼鐵工業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再做貢獻"的工作報告。報告從打造高端學術交流平臺、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對外交流合作、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科普及繼續教育培訓、科技獎勵和人才培養、網絡和信息傳播以及自身能力建設八個方面匯報了學會2015年開展的重點工作和主要成績,并提出2016年工作目標及工作計劃。報告指出2015年學會在九屆理事會的領導下,結合中國科協第一期"能力提升專項"的支持,主動適應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的新形勢,在創新和服務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較大提升。報告強調2016年學會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科協"以服務發展為目的,以改革創新為主線、以科技工作者為核心"的創新和能力提升工作的總體要求,以服務于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 能、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綠色發展等戰略問題為著力點,加強跨行業、跨學科的聯合和交流,不斷提升學術交流質量和國際影響力,建設高水平冶金與新材料領域 科技智庫,促進冶金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推廣和前沿技術的研究探索,努力把中國金屬學會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科技社團。
受學會司庫屈秀麗委托,副秘書長高懷向理事會匯報了"中國金屬學會2015年度財務報告",介紹了2015年學會財務工作情況、財務收支和2016年的財務預算情況。2015年以來,學會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修訂和補充了財務管理制度,通過了年度決算審計、專項審計工作,加強了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等工作,進一步促進了財務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2016年,學會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政策,進一步控制費用開支,特別是三公經費、會議費支出等。
會議審議并通過"工作報告"、"財務報告"及其他6項議案。(來源:中國金屬學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