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適應新常態創新驅動謀發展
--中國耐材協會會長工作會議確定2015年總體工作思路
2014年12月12日,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年度會長工作會議在山東濟南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召開。協會會長、副會長及部分會長單位代表近30人參加來會議。在劉百寬會長主持下,會議總結回顧了2014年行業生產經營運行情況,認真分析了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了2015年行業和協會工作的總體思路: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以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指導,以加快轉型升級,嚴格控制產能為重點,創新驅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速重組整合、提升綜合實力,優化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著力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規范市場秩序、增強保障能力,努力實現新常態下我國耐火材料工業健康穩定的發展目標。
山東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唐地源以東道主的身份出席會議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徐殿利常務副會長通報了2014年前三季度耐火材料行業及下游產業生產運行情況。2014年前三季度,耐火材料產量同口徑相比,較上年同期增加92萬噸,同比增長4.94%。耐火制品和原料的出口量均有所增長,其中耐火制品出口140.67萬噸,同比增長6.27%,耐火原料出口287.69萬噸,同比增長16.68%。但主要耐火原料出口平均價格均進一步下降,比如石墨、耐火鋁粘土、電熔鎂砂、燒結鎂砂等。徐殿利呼吁廣大企業對此提起注意,為了全行業的共同利益和寶貴的耐火資源,共同維護良好的出口秩序,努力扭轉耐火原料出口價格不斷下降的局勢。談到主要下游產業生產運行情況,徐殿利指出,2014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和鋼鐵、水泥、玻璃等主要耐材下游產業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減緩,這是我國經濟增速放緩、進入新常態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耐材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低價競銷行為屢屢出現,企業應收貨款處于高位,資金風險仍然較高。徐殿利強調,雖然原燃材料成本降低使得鋼鐵企業得以扭虧為盈,但目前鋼鐵企業處于微利運行狀況,并且鋼鐵企業流動資金緊張,資金周轉困難,償債能力降低,資金風險較高。他提醒廣大耐材企業密切關注鋼鐵企業生產運行情況,加大回款力度,嚴密防范資金鏈斷裂風險。
協會秘書處向會議報告了協會2014年來的主要工作。協會工作根據年度工作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會員大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統計工作會議都如期舉行。在及時、準確地完成行業及下游產業信息收集和統計的基礎上,第一時間在《情況通報》和耐材之窗網站發布運行狀況和發展趨勢分析。今年以來,協會加大了調研力度,對各地區及各類企業的生產、經營、技術、裝備等綜合運行狀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協會還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宣傳推廣先進工藝技術,組織冶金科技獎集中申報,召開新形勢下全國耐火原料發展戰略研討會和新常態下耐火材料行業轉型升級研討推進會議。為更好地為行業服務,協會對專家庫進行調整,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并組織專家啟動了《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的編制工作。為規范行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協會對《中國耐火材料行業行規公約》和《耐火材料產品自律指導價格匯編》進行了修訂。于此同時,協會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開展行業調研,為主管部門宏觀調控政策出臺提供支持。協會協助工信部起草的《耐火原料與制品準入條件》即將正式發布。中國耐材協會在世界耐火材料舞臺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參與世界耐火材料協會成立和章程制定,舉辦第十屆中國國際耐火材料及工業陶瓷展覽會,赴臺灣交流考察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協會秘書處還向會議提出了協會2015年的工作設想,包括編制《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完成《中國耐火材料工業年鑒》第一部編撰工作、組織舉辦"第三屆中國國際耐火材料生產與應用大會"和"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耐火材料及工業陶瓷展覽會"等。2015年還要召開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組織完成換屆選舉工作任務。
參加會議的全體代表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做好201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耐火材料行業和各自企業的實際,針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耐火材料產業面臨的產能嚴重過剩、生產集中度低、市場無序競爭等瓶頸問題,展開了熱淚而又認真的討論。大家認為,新常態要有新認識,新常態要有新思路,新常態要有新作為。解決制約耐火材料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協會要發揮引領作用,會長、副會長單位要發揮自身表率作用,常務理事以上重點企業要發揮骨干帶頭作用。全行業對面臨的嚴峻形勢都要有充分的認識,要有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的大局觀念,更要有同心協力、克難制勝的堅定信心。
劉百寬會長做了題為《適應新常態謀求新發展》的總結講話。他說,耐材行業目前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產能過剩,二是生產集中度低,三是無序競爭嚴重。目前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產能利用率可能不足70%。下游產業削減產能致使基建用耐材減少和耐材質量提升使得耐材消耗減少都導致耐材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此外,2013年我國銷售收入前十家企業耐材總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8%,距離工信部《關于促進耐火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制定的"到2015年前十家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25%"的目標尚有很大差距。產能過剩造成的供大于求的市場現狀以及"小、多、散"的企業分布直接導致了耐材市場的嚴重無序競爭。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耐材企業在與下游企業談判過程中便喪失了話語權和定價權,眾多依靠低價贏得市場的小企業又加劇了市場惡性競爭。劉百寬希望在座的耐材重點企業共同抵制市場無序競爭。他說,目前耐火材料市場出現的低價競銷、先發貨后付款等行為,不僅將自己企業置于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之中,而且讓耐材行業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更加狹小,擾亂整個耐材市場的秩序。繼續發展下去只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給鋼鐵等下游用戶更多壓低價格、不付貨款的借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的耐材企業都是站在利益天平的同一側的--當行業秩序井然,我們的銷售就會順利;當行業利潤豐厚,企業就不會經營困難。
劉百寬還分析了優勢企業在國家經濟轉型時期面對的三個重要機遇。一是改革不斷深化的機遇。優勢耐材企業應該積極關注國家政策變革,緊跟政策導向,抓住市場資源配置向優勢企業轉移集中和聯合重組政策環境優化的有利時機,擴大重組成果,提高生產集中度。二是工業轉型機遇。我國工業現在處于規模效益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各重點企業應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科技優勢,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實現企業向創新效益型、質量效益型的轉變。三是產品結構調整機遇。鋼鐵、水泥、玻璃等產能過剩產業基建用耐材需求將逐漸下降,同時下游行業產品升級也將給耐火材料需求結構帶來新變化、新要求。對此耐材生產企業要密切關注市場需求變化,積極拓展市場領域,滿足市場新要求,尋求新發展。
劉百寬會長最后強調,目前耐材行業面對的困境還將繼續,并且段時間內難有改變。各企業應調整心態,面對困難,積極關注政策導向,推進轉型升級,重視資金管理,在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所有人都應該從行業利益出發,同心同德,建立良好市場秩序,共同為行業發展而努力。
會后,全體與會人員一起參觀了圣泉新材料公司的20萬噸酚醛樹脂生產車間、檢測中心和生物質項目。此次會議得到了圣泉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國耐協秘書處)
【中國耐火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