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少一,劉浩,王周福,姜鵬程,王璽堂,馬妍
作者單位:武漢科技大學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會議錄名稱:第十九屆全國高技術陶瓷學術年會
出版年:2016-10-11
起頁:45
止頁:
總頁數:1
館藏號:
分類號:TQ175.1
語種:中文
會議名稱:第十九屆全國高技術陶瓷學術年會
會議地點:湖北武漢
會議時間:2016-10-11
會議主辦者:中國硅酸鹽學會特種陶瓷分會
關鍵詞:
內容簡介鎂橄欖石晶體具有熔點高、高溫結構穩定、導熱系數低、化學性質穩定、耐金屬熔體和熔渣侵蝕性高、高溫下與多數堿性耐火材料相容性好等優良特性,主要用作加熱爐、熱風爐、蓄熱室等高溫工業窯/爐。但天然鎂橄欖石不僅雜質含量較高,且燒失量大,即使經高溫煅燒處理,仍不能滿足高檔耐火制品的要求,嚴重影響了耐火材料生產和耐火材料產品的推廣。目前多數學者在相關領域的研究過程中,制備的鎂橄欖石材料多為輕質材料,無法用于高溫爐襯、蓄熱室格子磚等部位使用。因此,開展鎂橄欖石的制備研究,明確其過程中的物相演變及結構優化工藝,具有重要意義。論文采用氫氧化鎂和二氧化硅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反應法制備了鎂橄欖石,借助XRD、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熱處理溫度、組成變化及燒結制度對樣品的物相組成、顯微結構、體積密度、顯氣孔率等性質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鎂橄欖石自1500℃開始大量形成,熱處理溫度升高有利于鎂橄欖石的形成及長大;組成中富鎂可以抑制頑火輝石的生成,富硅則會促進頑火輝石的生成,并且高溫下會形成大量液相;二步煅燒進一步促進了鎂橄欖石的生長,溫度越高效應越大,體密最高可達3.09g/cm3,樣品中鎂橄欖石含量越低,促進生成效果越明顯。
所需耐材幣:0